比賽宗旨
國際漢語節旨在促進漢語教學,
為參與者提供一個了解和欣賞中國文化,
展示自己的興趣和才華,
以及使用漢語進行創作和交流的平台和機會。
比賽形式
國際漢語節分全球七大賽區進行比賽:
港澳台賽區、中國內地賽區、歐洲賽區、北美賽區、東南亞賽區、日韓賽區、大洋洲賽區
全球參賽者通過iTok網頁報名
及遞交參賽作品(相片、短視頻和PDF文件)。
參賽作品要求:
1. 作品必須符合大賽的宗旨,杜絕含有暴力、犯罪、淫穢、霸淩、仇恨、歧視等內容。
2. 朗誦、說話類項目要求用普通話。
3. 寫作類項目繁簡體通用。
4. 作品形式跟參賽類別相符(如: 書畫作品不能上載到寫作類作品收集頁面)。
5. 作品內容與比賽項目名稱和要求吻合(如:「自選一首五言絕句」,作品內容必須是「五言絕句」)。
6. 文字項目要求手寫,繁簡體均可,務求版面清晰,字體工整,容易辨識。
7. 朗誦項目(古詩朗誦、現代詩朗誦)應是「台詞誦」形式,不接受「吟誦」形式。
8. 中文古詩朗誦選材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絕句和律詩)。
9. 參賽者可以使用適當的道具、音樂、服飾配合朗誦。
10. 參賽者不能在寫作類作品上署名及顯示個人信息。
比賽時間
報名時間:
2020年11月30日
至
2021年3月31日
比賽結果公布時間:
2021年4月
參賽流程

1.準備參賽作品
作品的形式可以是相片、短視頻和PDF文件。

2.報名比賽
為促進漢語教學及鼓勵更多人參與比賽,第一屆國際漢語節的報名費用全免。

3.上載參賽作品
透過我們的指定連結位置,上載參賽作品

4.公佈分賽區得獎名單及後續活動
大會公布分賽區得獎名單以及舉辦後續活動
參賽組別
母語組
父母雙方均為華裔,
且以漢語為母語者。
非母語組
父母一方或雙方皆為非華裔,
或父母為華裔但非漢語為母語者。
參賽年齡組別:
1. 幼兒組 (4-5歲)
出生於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
2. 低小組(6-7歲)
出生於2013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
3. 中小組(8-9歲)
出生於2011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
4. 高小組(10-11歲)
出生於2009年4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
5. 初中組(12-15歲)
出生於2005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
6. 高中組(16-18歲)
出生於2002年4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
7. 大學組(19-24歲)
出生於1996年4月1日至2002年3月31日
每位參賽者按照年齡組別選擇合適的比賽項目。
每人可參加1-3個比賽項目。
備註:以到2021年3月31日的年齡為準
• 中文古詩朗誦
(自選一首朗誦)
• 中文現代詩朗誦
(自選一首朗誦)
• 唱兒歌
(自選一首兒歌)
• 中文講故事
(自選一首故事)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1-2分鐘)
• 拼音聲母認讀
(大會提供)
• 拼音韻母認讀
(大會提供)
• 中文古詩朗誦
(自選一首中國古詩)
• 中文現代詩朗誦
(自選一首現代詩)
• 唱兒歌
(自選一首兒歌)
• 中文講故事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1-2 分鐘)
• 四格漫畫創作
(字數不限,題材不限)
• 中文古詩朗誦
(自選一首中國古詩)
• 中文現代詩朗誦
(自選一首現代詩)
• 童歌演唱
(自選一首童歌)
• 中文講故事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3分鐘)
• 中文寫作
(150-300字,題材不限)
• 硬筆字書法
(鉛筆, 自選一首五言絕句)
• 四格漫畫創作
(字數不限,題材不限)
• 中文古詩朗誦
(自選一首中國古詩)
• 中文現代詩朗誦
(自選一首現代詩)
• 童歌演唱
(自選一首童歌)
• 中文講故事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3分鐘)
• 中文寫作
(200-400字,題材不限)
• 硬筆字書法
(鉛筆,自選一首五言絕句)
• 四格漫畫創作
(字數不限,題材不限)
• 中國國畫創作
(題材不限)
• 中文古詩朗誦
(自選一首中國古詩)
• 中文現代詩朗誦
(自選一首現代詩)
• 中文講故事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3分鐘)
• 歌曲演唱/彈唱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 3-5 分鐘)
• 中文寫作
(300-500字,題材不限)
• 詩歌創作
(題材不限)
• 硬筆字書法
(圓珠筆,自選一首七言絕句)
• 毛筆字書法
(自選一句格言)
• 中國國畫創作
(題材不限)
• 中文古詩朗誦
(自選一首古詩)
• 中文現代詩朗誦
(自選一首現代詩)
• 中文講故事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3分鐘)
• 中文寫作
(800-1000字,題材不限)
• 歌曲演唱/彈唱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 3-5分鐘)
• 古詩詞創作
(題材不限)
• 現代詩歌創作
(題材不限)
• 硬筆字書法
(墨水筆,自選一首現代詩歌)
• 毛筆字書法
(自選一首唐詩)
• 中國國畫創作
(題材不限)
• 中文古詩朗誦
(自選一首古詩)
• 中文現代詩朗誦
(自選一首現代詩)
• 中文講故事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3分鐘)
• 歌曲演唱/彈唱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 3-5 分鐘)
• 中文寫作
(1000-1200字,題材不限)
• 古詩詞創作
(題材不限)
• 現代詩歌創作
(題材不限)
• 硬筆字書法
(墨水筆,自選一首現代詩歌)
• 毛筆字書法
(自選一闕宋詞)
• 中國國畫創作
(題材不限)
• 中文兒歌/詩歌誦唱
(自選一首兒歌/詩歌)
• 拼音聲母認讀
(大會提供)
• 拼音韻母認讀
(大會提供)
• 中文兒歌/詩歌誦唱
(自選一首兒歌/詩歌)
• 拼音聲母認讀
(大會提供)
• 拼音韻母認讀
(大會提供)
• 中文兒歌/詩歌誦唱
(自選一首兒歌/詩歌)
• 硬筆字書法
(鉛筆, 自選20字左右的句子)
• 四格漫畫創作
(字數不限,題材不限)
• 拼音聲母認讀
(大會提供)
• 拼音韻母認讀
(大會提供)
• 中文兒歌/詩歌誦唱
(自選一首兒歌/詩歌)
• 硬筆字書法
(鉛筆, 自選50字左右的段落)
• 中文講故事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3分鐘)
• 四格漫畫創作
(字數不限,題材不限)
• 中國國畫創作
(題材不限)
• 拼音聲母認讀
(大會提供)
• 拼音韻母認讀
(大會提供)
• 歌曲演唱/彈唱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3-5分鐘)
• 硬筆字書法
(圓珠筆, 自選80字左右的段落)
• 中文寫作
(150-250字,題材不限)
• 中文講故事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3分鐘)
• 毛筆字書法
(自選一句格言)
• 中國國畫創作
(題材不限)
• 拼音聲母認讀
(大會提供)
• 拼音韻母認讀
(大會提供)
• 歌曲演唱/彈唱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3-5 分鐘)
• 硬筆字書法
(墨水筆, 自選100字左右的文章)
• 中文寫作
(200-300字,題材不限)
• 中文講故事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3分鐘)
• 毛筆字書法
(自選一首唐詩)
• 中國國畫創作
(題材不限)
• 拼音聲母認讀
(大會提供)
• 拼音韻母認讀
(大會提供)
• 歌曲演唱/彈唱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3-5分鐘)
• 硬筆字書法
(墨水筆, 自選150字左右的文章)
• 中文寫作
(300-400字,題材不限)
• 中文講故事
(題材不限,內容健康,限時3分鐘)
• 中國國畫創作
(題材不限)
• 毛筆字書法
(自選一首唐詩)
比賽獎項
1. 每組每項分別設冠、亞、季軍獎若干名
(頒發證書)
2. 在本組別內有三個比賽項目總分成績最高者為該組別狀元
(頒發證書及特製獎杯)
3. 在參加本次比賽的全部選手中選出1-2名表現優異的選手,授予「國際漢語節大使」稱號
(頒發證書、特製獎杯及現金獎)
其他獎項
優秀組織獎:綜合表現最佳或組織參賽人數列前三名的學校或機構。
優秀指導老師獎:選手獲前三名獎在10人次或以上的指導老師。
賽事總評判長
田小琳教授

總評判長
田小琳教授
中國現代語言學家。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和山東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在香港從事中文和普通話教學及研究35年。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東亞大學等兼職任教十餘年。2000年在嶺南大學全職任教,曾任中國語文教學與測試中心主任、人文科學研究所榮譽研究員。曾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常務理事和中國語言學會理事十餘年。現任全國普通話培訓測試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大學博士生合作導師及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並任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學術顧問、中國修辭學會副會長、香港中國語文學會副主席、香港普通話研習社顧問。出版著作有:《語言和語言教學》《語法和教學語法》《語文和語文教學》《中國現代修辭學》《香港中文教學與普通話教學論集》 《現代漢語教學與研究文集》 《田小琳語言學論文集》 《香港社區詞詞典》《香港語言生活研究論集》《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集》《香港語言文字面面觀》等;與人合著《現代漢語》《漢語句群》《紀律部隊普通話》《醫護人員普通話》等;主持修訂《現代漢語學習詞典》繁體版,任《全球華語詞典》編委,《咬文嚼字》雜誌特約編委。
組委會主席
禹慧靈老師

香港英基學校協會中文課程總監
禹慧靈老師
禹慧靈老師 先後在中國內地、澳大利亞和香港的大學、中學和小學任職,教授中文第一和第二語言和IBDP認識論課程,多年從事澳洲本地及IB課程之設計、教學管理、考試評估、教師培訓和資格授權工作。現任香港英基學校協會中文課程總監。
賽事總顧問
施仲謀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系主任
施仲謀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系主任。研究範圍以漢語語言學及中文教育為主。專著有《語言教學與研究》、《三字經與現代社會》、《香港中華文化教育》等十多種。曾任香港中文教育學會會長,現兼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常務理事。
專家評審團

陳思明老師
陳思明老師(Mr Ivan Chan)二十年來一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從事教育事業,對於學校管理和課程設計,特別是IB PYP 和 MYP 課程方面,擁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Ivan 現任全澳大利亞規模最大的新金山中文學校(Brookside Campus) 校長一職, 並任教於澳大利亞墨爾本著名的衛斯理學院 (Wesley College)。

陳寶玲校長
現任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學校長。曾任瑪利曼小學副校長,並具有資深的教學及行政領導經驗。陳校長重視培育學生的品德修養及閱讀習慣,致力發展校本價值教育及繪本課程,把品德教育融入兒童文學當中,讓孩子在語文學習中培養品德情意。

陳國豪老師
陳國豪老師是位資深的視覺藝術科主任,現職於番禺會所華仁小學,兼為校園視藝師。陳老師於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取得藝術學士及碩士學位,並曾奪多項藝術及攝影大賽獎項,亦曾獲星加坡教育局邀請交流藝術資優課程。 近年,陳老師致力於視藝課程發展,希望培育新一代具備欣賞及喜愛藝術創作的技能。

周瀚博士
英國紐卡素大學文學碩士,中山大學文學博士。現任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兼副總幹事、香港青年文學促進會會長、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國際漢詩研究專刊》社長、《國際漢詩探索》執行社長兼總編輯、《五洲華人文藝》執行社長兼總編輯、香港詩詞學會副會長等。作品曾獲香港中文文學創作奬、全港青年學藝比賽奬、“我與金庸—全球華文散文徵文奬”等奬項。曾榮獲“香港中華文化金紫荊奬”的“實力詩人奬”等。著有詩集《靈魂在陽光中飛舞》、中英對照《周瀚短詩選》。翻譯(中譯英)兩本詩集、與他人合譯詩集一本。

陳潔茹老師
現任香港威雅學校學術副校長兼中文部主管,負責管理所有科目的日常教學工作。曾任英基白普理小學中文主管,國際文憑組織培訓官和學校授權訪問官。

陳金海老師
1962年生,江西景德鎮人,1981年從教,現任職於浮梁縣江村中學。系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江西省優秀教師,江西省學科帶頭人,景德鎮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景德鎮陶瓷大學客座教授,中文核心期刊《語文教學通訊》2018年底11期封面人物,中國好人榜2019年上榜人物。是榮獲“2015-2016雙年全國書法教育最受歡迎教材”獎的《25天練好規範寫字:硬筆簡楷字黃金格訓練教程》的著作人。

蔡婉英校長
蔡婉英校長在本港教育界服務39年,是一位具備20年豐富行政領導和管理經驗的小學校長。她熱愛生命,持正向思維,重視孩子的全人發展和德育培訓,更致力推動家長教育和提升教師的專業。

趙彤老師
香港普通話老師獲國家語委考試普通話一級證書 榮獲朗誦研究會頒發的朗誦教師資格證書 從事教學二十多年,一直在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專業學院任教。 是資深的普通話和朗誦導師,近幾年又做兒童配音的輔導老師。多年擔任各大機構朗誦比賽的評判。

鐘陽老師
香港澳洲国际学校小学中文科主任。香港大学中文教育硕士,具有二十多年母语及非母语中文课程的教学经验。

宗家源老師
宗家源,1931年生,香港中華中学高中畢业,清華大学水利系畢业,高级工程師,在内地從事水利水电設計三十多年至退休返港。在香港佛山工商联会任秘書至今年六月。 香港清華同学会副會長,香港中華文化总会乘風書画会長,香港詩人協会理事,中国美術香港研究会副会長。 七歲開始学書法,曾在家乡举人后代老師学書法,用大红䃈砖吊筆写字。現在香港則任多個教書法班的老師。 曾多次举办個人書法展或联展。在清華大学百年華誕,先後在香港,北京清華,台湾清華三地举行個展,在台湾時,还贈一幅四十多米長的行草〈前后赤壁赋〉给台湾博物院收藏。 近十多年來,应邀為李锦記李文達主席写字,共一千馀幅,由李先生赠给上至習近平主席,下至他的客户和朋友。

艾麗薩什維利·艾莉索
(格鲁吉亚)中国涉外教育学院 院长 本人从事了16年大学汉语教学工作。自2009年开始参与教育管理工作:2009-2016自由大学孔子学院的行政经理。自2019年至今担任中国涉外教育集团旗下的(格鲁吉亚)中国涉外教育学院院长。翻译编辑工作:我的汉语图解词典丶800字丶实用汉语课本。

方正玲校長
現任杭州唯詩禮學校Hangzhou Wesley School濱江園創園校長。持有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育研究院 課程,教學法及評估碩士學位, 自2012 年起擔任IB小學/學前項目專業發展培訓導師。具20年教學和領導管理經驗, 善於結合雙語教學與課程發展, 為老師和家長們提供相關研討工作坊。於2017年第三屆歐洲課程研究年會(Stirling)發表學術論文, 在2018年IB 中國年會擔任分論壇講員。

馮薇薇老師
馮薇薇(Vivienne Fung),資深IB和IGCSE中文教師、導師和教師培訓官。馮薇薇擁有20多年國際學校中文教學的經驗,曾任香港英基協會的資深中文老師,大灣區東莞東華文澤學校中文部主任。除此之外,馮薇薇還任IBDP中文B考官,IBDP中文B教師培訓官,IB申請認證學校資料審閱員。已出版包括《突破》IBDP中文BSL和BHL課程難關、《中文MYP課程設計實例》、《勝券》、《優勝》、《啟航》、《IBDP中文B大主題單元創作》、《手把手教你寫EE》、《IBDP中文B聽讀精練》等多套IB中文教學輔導書,以及《IGCSE 0523 (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寫作與口語訓練》、《IGCSE 0523 (中文作為第二語言)聽力與閱讀模擬試題集》和《奪標——IGCSE(中文作為第一語言)課程寫作能力訓練》等劍橋中文教學和考試輔導用書。

高菲老師
現為韓國國際學校濟州校區AP中文教師。香港理工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碩士。於香港有多年IB教學經驗,主要负责中文二语课程。致力於推進中文二語教學的發展,讓更多學生發現中文之美。

郭熙教授
暨南大學教授、博導,海外華語研究中心主任。國內外多所大學兼職教授。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境外華語資源數據庫建設及應用研究”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等多個各級各類科研項目。《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主編,《語言戰略研究》執行主編,著有《中國社會語言學》《華語研究錄》《語言與語言應用論稿》等,主編《新編應用語言學》《華文教學概論》《中文》《華文》等,協助主編《應用語言學》《全球華語詞典》《全球華語大詞典》等。在《中國語文》、《語言文字應用》、《世界漢語教學》等專業核心期刊發表語言學、語言教學類論文130 余篇。

韓偉老師
資深IB國際教育者,IBDP中文考官,全國朗誦等級考試專業教師資格。擁有內地、香港和國外的國際學校和國際教育機構的豐富教學和課程開發經驗

胡鑫珠老師
資深中文老師 中國語文及文學文學士 學位教師教育文憑 戲劇及語文教育碩士 全國高級朗誦導師 少年播音主持證書 校際朗誦導師證書

⿈若奔⽼師
華南師範大學管理學學士以及香港教育大學教育碩士。在香港直資學校以及IB學校任教中文超過10年,現任基督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小學部中文科負責人,擁有豐富的中文母語以及二語課程經驗。近年來致力於推動概念驅動與中文課程的結合,提高學生能動性,令學生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學會運用並欣賞中國文字及中華文化。

黃志祥老師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首屆全國教師現場書法大賽榮獲一等獎,第七屆全國教師“三筆字”書法大賽中,硬筆、毛筆書法均獲一等獎,第九屆廣東省中小學規範漢字大賽榮獲教師組特等獎,書法作品入展全國第八屆楹聯書法作品展、全國第四屆隸書作品展。

金夢瑤博士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士,香港大學對外漢語教育碩士、中文學院哲學碩士、哲學博士。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理事,廣東省《中學生報》特邀點評作家。

賴志成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講師,主要教授現代漢語,語言文化,STEM與語言教學等科目。

朱蝶博士
畢業於英國約克大學,主攻語言學習中的學習動機和相關的教育心理問題。曾於英國從事漢語二語的教學,近十幾年在英基堅尼地小學任教,非常喜歡和孩子互動,也熱衷觀察語言教學中孩子學習心理的變化。

李成宗老師
全国优秀教师,省级业余作家,擅长各种文体的写作,包括诗词歌赋。已出版著作:长篇小说《大潮中》,中短篇小说《钱缘》,近体诗作《李成宗诗选》,给中学生提供的作文指导《示范作文》;编著《文史助学》(共五册)。
-01.png)
李蓁博士
现为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助理教授,长期从事国际汉语教育、继承语教育、跨文化身份、及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研究。

李敏老師
現任曼谷英漢國際學校中學教學副校⻓及中文系主任,在IBO國際文憑組織擔任培訓師、出卷人、考官、顧問、訪校授權組長。資深中文教師,出版多種漢語教學類書籍。復旦大學中文系本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管理與課程教學碩士。

梁錦江老師
語言藝術家,社會活動家;新中國第一代國家級媒體雙語(普通話/粵方言)節目主持人。 梁錦江老師從事國際廣播工作半個多世紀,創建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廣州工作站,任廣州站、香港(澳門)站站長/首席記者。

梁源博士
我的研究興趣包括漢語二語習得、漢字書寫、語言變異與語言發展、漢語方言音系及功能語法等,現任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助理教授、副系主任,人文學院中國語言及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佩穎老師
林佩穎在台灣出生並長大。持有TESOL的碩士學位及美國加州教師資格證。過去十五年,曾擔任過小學、初中及高中語言習得教師,項目協調員和部門主任。專業領域包括美國共同核心課程標准和IB項目的課程開發。她期許可以培養所有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她認為,最佳方法是向學生證明,即使是老師也應該不斷學習新事物,並對各種挑戰持開放態度。

陸德芸老師
香港普通話老師 普通話藝術協會副會長 曾任香港電台普通話節目嘉賓主持 資深朗誦比賽評判

羅丹老師
廣東省朗誦協會會員,順德語文教師朗誦學會會長,德勝學校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曾獲中國“媒體看課”作文教學“傑出挑戰者”稱號,中國“花樣少年”青少年語言藝術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廣東省首屆經典誦讀大賽一等獎,廣東省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一等獎。

吳曉靈老師
畢業於香港大學教育系,並取得英國布里思托大學教育管理碩士學位及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及文化碩士學位。吳老師具將近二十年的國際教育及國際文憑課程(IB)經驗,先後於國際學校、直資學校及香港浸會大學、港專學院任教及擔任助理校長、教師培訓、課程評審等工作,近年為牛津大學出版社編寫了一系列教科書,並為香港教育局及浸會大學編寫高中應用學習中文課程及評估教材;亦曾多次於國際教學研討會發表演講及研究報告,於2019年獲邀英國劍橋大學教育系邀請發表STEAM教學演講,分享二十一世紀體驗教學之模式。

王秋慧老師
現任英基鲗魚涌學校的中文主任。曾在香港澳洲國際學校擔任老師的職位,也擔任過國際文憑教師培訓導師為及擔當顧問工作。王老师熱忱於發展二語的學習及如何通過活動學習中文。

潘麗麗老師
西班牙博思語言學校校長,西班牙博思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阿利坎特大學教育博士在讀。曾組織和籌辦多類大型漢語相關活動,如中英文演講、朗誦比賽,西班牙埃爾切市春節聯歡活動等。

孟老師
己連拿小學中文部主任。擁有母語和非母語超過二十年的教學經驗。IB PYP培訓員和學校評估專員。

戴希衡老師
Debbie Tai 是一位經驗豐富,專注且對國際文憑IB語言教學充滿熱情的教育領導者,她積極投身於國際學校管理、誠信領導力和雙語課程的開發。 在加入愛莎科學城之前,Debbie任職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的衛斯理學院,擔任強化語言課程主管。再之前,曾任香港智新書院國際文憑小學項目(PYP)中文課程部門主任,也是英基學校(ESF)小學漢語課程委員會主席。Debbie同時還是IB教育者網絡(IBEN)備受推崇的成員之一,作為IB培訓官,為全球的教師開展培訓以及提供課程方面的諮詢。

徐銀麗老師
筆名徐藤,香港瀚墨林畫廊負責人,職業中國書法、水墨畫和篆刻授課老師。現任香港中西區婦女會、海怡半島婦女會中國書畫老師、箏語藝術團副團長、中國美術香港研究會會長。

萬芷妤老師
一位經驗豐富的雙語老師,在加入香港教育大學中文系之前,曾在香港的國際學校教授雙語課程。此外,萬芷妤老師也是一名專業的中文朗誦教練。

王蒙老師
現任香港韓國國際學校中文科主任,劍橋大學國際課程中文科考官。曾任學校語言科主任,管理學校的第二語言課程包括中文、西班牙語以及韓語。王老師本科漢語言文學畢業後,深耕國際教育10年,學生跨度從4歲到19歲不等,對IB課程和英國ALevel課程有豐富的經驗。

王艷春老師
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華文與國際教育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漢語專業課教學,曾組織學生參加第十屆、第十一屆廣東省規範漢字書寫大賽,獲得一名特等獎、一名一等獎,十二名三等獎的成績

王莉莉老師
現任北京順義國際學校(ISB)雙語平行課程負責人。歷任香港漢基國際學校及英基國際教育機構旗下學校的班主任老师、單科老師及中文部主任。亞太地區的國際學校教師培訓導師、顧問,致力於推動和參與國際學校的優質教育、中文教學、以及雙語雙文化教育模式的設計和實施。

王海燕博士
教育博士、持牌“概念為本課程”培訓師(林恩 ∙ 埃裡克森教授和洛伊斯 ∙ 蘭寧教授授予)、教師、作者、行動研究協調員。王老師有多年IB教學及課程設計經驗,目前她致力於課程研究、課程資源發展及教師培訓

徐金鳳老師
香港普通話老師 香港普通話專業協會 築夢國際交流協會公關禮儀部主任 中國藝術家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顧問 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司庫 長期擔任香港電影界和學生語言藝術課程指導教師,具有十幾年各大朗誦比賽的評判經驗。

許潔老師
香港大學IB國際漢語教學碩士畢業,教齡10年,現任香港漢基國際學校中學部中文科主任

容悦怡老師
容悦怡老師擁有澳洲昆士蘭大學大學文學及教育雙學位,以及香港大學教育碩士學位。 曾任教澳、港两地,熟悉兩地教育,積極參與澳、中、港三地教學研討會及推動中文作為第二語言之發展。現於澳洲國際學校小學部擔任中文老師 。

張建青老師
大學本科, 水平測試一級,高級敎師, 資深朗誦評委, 資深朗誦導師,香港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司庫,香港維港作家匯永久會員。 曾香港多間機構舉辦的朗誦比賽中獲得個人冠軍三次,與學生合誦獲得一次金奨,與老師合誦獲得一次冠軍,在香港中小學執教, 多次評為優秀教師。曾獲(德藝雙馨、桃李滿門)錦旗、證書,在小學 、中學輔導集體朗誦, 各學校集誦多次獲得冠軍、亞軍和季軍,在香港多間機構音樂會擔任特邀嘉賓並參加演出。

張凌博士
香港理工大學語言學博士,中山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學士。現任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助理教授,人文學院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榮譽文學士課程課程主任,中國語言及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與教學研究小組組長。

趙世宣老師
現任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院長。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聲樂系、歌劇表演班。湖南省音協會員,長沙市聲樂家協會理事,副教授,國家二級演員,曾發表論文《談歌唱藝術的表現力》《論演藝語言的個性化》曾在長沙市歌舞劇院參演的歌劇《馬桑樹》獲文化部頒發的文華獎,歌劇《夢緣馬王堆》獲湖南省優秀劇目獎。

郅靜老師
郅靜,本科畢業於哈師大學中文教育專業,東北師大語文技法論以及美國Framingham State University國際教育專業碩士。曾在國內任高中語文教師10年,中學語文一級教師職稱,在泰國任教17年。目前就職於泰國Concor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任MYP-DP中文教師和中學部中文活動負責人,兼IBDP Mandarin ab initio考官。

周榮林老師
中文講師、文博研究館員,由國家主管部門頒發《中國當代文博專家證書》。曾任景德鎮教育學院辦公室主任、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館長。現任景德鎮市陶瓷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主任。

于星垣老師
香港教育大學語文教育中心(退休/兼職)講師 中國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 香港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副主席 香港校際朗誦節評委

梁衛春老師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兼職教師 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評判

崔春梅老師
普通話教師,現任職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一級證書,香港中國語文學會會員,曾多次擔任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和朗誦比賽的評判,多次參與培生和教育出版社小學中文教材的錄音工作,亦編寫相關法律普通話、對外漢語課程教材及文職人員普通話課程教材。

李卉博士
中國文學學士,漢語言文字學碩士,教育學博士,普通話一級甲等,普通話測試員。35年大學教學與研究經驗。香港教育局、考評局評核員與擬題員。

李黃萍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講師,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曾擔任第九、十屆香港大專生普通話朗誦比賽籌委,連續十五年擔任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評判。

仇桂萍老師
任職普通話教師達二十餘年,擔任評審工作亦十多年。

曾老師
北京順義國際學校中文總監。中國南方海濱城市長大,早年游學美加,獲加拿大教師和校長資格證。曾任加拿大及國際學校小學全科班主任和初高中學科老師。自2016年以來擔任中文總監一職。熱愛中國語言與文化,致力於在國際教育環境中為學生創造啟思、創想、充滿機會且視野豐富的中文學習體驗。

潘靜老師
公開大學中文科講師。資深朗誦和演講比賽的評判。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一級證書。

魏君老師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 就職於:香港詩詞學會副秘書長 香港詩人聯盟理事兼編委 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常務理事。 十多年來一直指導學生中文閱讀和寫作。學生作品曾發表在《香港詩人報》、《維港作家》以及著名的《語文報》公眾號。 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記錄心情。作品發表於香港詩人報,人民網,百度網,新聞網等。

黃廣輝老師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學士后文憑,香港公開大学教育榮譽学士。 任教香港官校、津校逾20年。 香港资深校際普通話朗誦評判。

唐寧教授
八十歳電腦及數學退休教授。自幼酷愛中外文學,尤喜唐宋詩詞。作品刊登於國内外多個刊物、期刊及雜誌。名字載入《中國當代詩詞藝術家大辭典》。

周珺老師
中國二級作家,出版小說《念奴嬌》《青水美衣》傳記《吳冠中傳;傲骨丹青》《楊伯達傳:故宮裡的博學家》,詩劇《夜訪女媧》榮獲當代戲劇雜志社和陝西劇協舉辦2019年劇本大賽大戲三等獎,入選2019年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

袁博老師
香港大學教育學碩士。現任香港智新書院小學部中文主任,繪本作者。擁有逾十年非母語與母語教學經驗,對IBPYP課程有豐富經驗,致力於通過繪本激發二語學生的學習興趣。

王聰博士
現任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助理教授。長期從事漢語相關的研究,主要研究興趣包括漢語二語習得、語言類型學和語言接觸。

李迅老師
歷任 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普通話研習社普通話教師;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員;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會員; 香港中小學演講比賽等各大朗誦比賽資深評判。

柳小冰老師
柳小冰,香港大專院校兼任導師,報刊專欄作家,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一級,是「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和「香港學校朗誦節比賽」連續多年的資深評判。

王海燕老師
中國語文及文學學士。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PGDE學位教師。 本人是深圳不一樣快樂作文教材編寫組成員,曾參與編寫《不一樣快樂作文》教材的編寫工作。在港任職普教中老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寫作比賽,並在活動中獲得知名作家阿濃及教育學院單周堯教授的好評。 除此以外,我也鼓勵學生參與內地的比賽及投稿。學生的作品曾在著名的《語文報》公眾號及“雲天小作家專號”公眾號上發表。本人的作品也多次在《語文報》上發表。另外,我也是《幼兒德育通識教材-翹楚啟蒙》 系列叢書的編輯之一,《圖像拼音》教材的總編輯。

何佳霖老師
何佳霖,詩人、畫家。筆名度姆洛妃(度母洛妃)等。香港女作家協會主席;女也文學主編,橄欖葉年鑒主編;華星詩談主編;東盟創意管理學院院長;香港國際創意學會主席等。榮獲中國當代詩人傑出貢獻金獎;中國十大女詩人獎;兩岸四地詩歌大使榮譽獎等。出版詩集多部,作品被翻譯為多種文字。

李俊老師
李俊(木子小姐):作家、詩人、文學評論人、職業出版人、教科書總編輯。 香港看漢教育總編輯兼項目總監;共享教育慈善基金會總干事;人文出版社總編輯;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副會長;香港文學促進協會副秘書長;香江資訊網顧問;名師名家名人壇顧問;香港書評家協會常務理事;香港詩詞文藝協會常務理事;香港文化藝術界聯會理事;香港小說學會理事;香港校董協會會員;上海浦東作家協會會員、香港作家聯會會員等。其各類文學作品和學術論文散見於兩岸四地教科書、文學雜集以及學術論文庫,有影視及海外報紙專欄合約在身。著有散文集《遠去的風景眼前的你》、小說集《開到荼蘼》等。以職業出版人身份出版校本教材和教學電視超過100多部,為全面推行香港免費教育,用教育解決各族裔跨代貧窮問題做不懈努力

陳樺老師
陳樺,學名嘉本,字承澍。教師出身,新聞、文字工作者,詩詞薈萃文學社榮譽社長,香港文學促進協會副理事長,香港書評家協會、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常務理事,香港長青詩社理事、編委;作品多以喬林、澹軒等筆名於媒體發表。

塗國文老師
國家二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散文學會理事、杭州市作協詩創委副主任、西湖區作協副主席兼文學評論創委會主任、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導師團導師、浙江省青少年作協文學院研究員。著有詩集、隨筆集、文學評論集、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共九部,浙江外國語學院教學月刊社執行主編。

邊小嶸老師
筆名衣草,中文教師,文學愛好者。現為東方之珠文化學會副會長,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執行監事長,香港書評家協會副會長,《香港書評家》主編,香江資訊網執行編輯。

沈貝嘉女士
小小漢語學習中心創始人、願望成真基金會成員、金紫荊基金會成員。小小漢語學習中心主推情境教學,採用沉浸式情境教育模式,通過有趣而且貼近孩子日常生活的教學活動,提升他們學習普通話的興趣。

鄒立明老師
資深中文教師。優秀教師選舉得獎老師(教學研究組)。現職鳳溪第一小學課程主任,近年致力推動閱讀、德育及公民教育及教師發展,亦是教育大學啟導計劃導師。曾就中文教學跟其學校團隊進行行動研究,並於教育研究獎勵計劃獲獎。亦曾於第七屆世界華語學校圖書館論壇作主題演講嘉賓。

全玉莉老師
香港城市大學榮休講師,任職普通話講師25年,擔任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主任十年。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香港大專普通話朗誦比賽的發起人,香港大專普通話朗誦社創辦人,從事推廣朗誦藝術工作逾三十年,是各類朗誦比賽的資深評判。

楊羽莎老師
中國香港五維藝術、 多維指畫藝術創始人 中國工藝美術師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 香港職業設計師永久會士 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書畫委員會副主任 北京宣和書畫院副院長 中國高古藝術學者 美學專家顧問教授

陳琦女士
作家、中學中國語文專業教育學碩士、香港教育署注冊教師,在香港國際學校教授中文超過 20 年。現任IB國際文憑課程考試官,在IB中文教學中有近10年的教學經驗。同時有20年教授IGCSE/ GCSE、A-level中文的經驗。參與過英國中考IGCSE(0523)第二語言中文考試內容及大綱的草擬及制定工作。多次在對外漢語學術交流大會舉辦講座。在對外漢語分級閱讀寫作及教學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及細致的研究。出版了《A+漢語》《漢語過關》《中文小書架分級讀物系列》《中文小書包分級讀物系列》《麗麗西安尋親記》等著作,也是iChineseReader 《IB網上復習材料》主編。

張錦菲老師
張錦菲老師 我叫張錦菲,目前任職於香港國際學校高小部,是一名中文老師。我2020年八月來到香港,之前在首爾國際學校任教四年。去首爾之前,我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公立學校教了兩年中文。

徐梅老師
現任香港國際學校中學語文教師。持有課程與教學、中國語言及文學雙碩士學位。在過去的二十幾年內,曾任教於不同的國際學校,熟悉國際預科文憑(IBDP)、新南威爾斯高中證書(HSC),以及國際中學文憑 (IGCSE)等課程。近年來,專注於美國外語教學委員會語文能力綱要的學習與教研。

屠培東老師
屠培東,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山西省普通話測試員,巧果教育董事長,從事多年語言教育,多次擔任全國及省級語言比賽評委 有著豐富的經驗。

劉翔宇老師
畢業於香港大學,榮獲“優異”碩士學位,現任深圳國際學校中文課程主管,國際教學法IETC 高級培訓講師。劉老師有豐富的雙語教學、教師培訓、家長工作坊經驗。與PYP 創始人Kevin Bartlett 合作設計教學課程,並發表教學設計。公眾號《師者有雲》創始人,分享不同教學教育心得。

陳苗博士
陳博士是香港教育大學生命與價值教育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雙碩士。資深中文科教師,在港生活工作十余年間,她曾擔任私立小學中文(普通話)教務主任職務多年,也曾多次在擔任普通話語言比賽評判。2013年她更創辦了苗苗教育中心。2018年,陳苗博士把她的教育理念帶到了英國,成立了MM Education UK“苗苗語文課”品牌,與英國本地學校合作開辦中文課程,深受海外家長喜愛,並累計為全球數千名學員提供漢語教學課程。

徐天艾老師
徐老師是一線國際學校漢語教師,目前在培民西部中學任中文部主任。他有八年以上海外對外漢語教學經驗,對華裔、非華裔的外籍學生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非常熟悉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教學方式。他參加過海內外許多國際組織和優秀大學組織的專業培訓,疫情期間參加了許多針對線上教學的培訓,對線上課堂教學有著深入的了解。曾帶領學生來華參加過“中國尋根之旅冬(夏)令營”,參營期間表現優異,受到學生們的喜愛。

王春波老師
王春波老師有十年教齡,現任教於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擔任中文老師及非華語科統籌職務。香港理工大學對外漢語教學專業文學碩士優秀畢業生,公開大學小學中文教育碩士。熱愛語言學習和中國文化,遵從創設情境,激發潛能的教學思路,致力於引導學生快樂、高效地學習中文,提高學生對中文學習的興趣,加深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認識。

曹蕾老師
曹蕾老師畢業於香港理理工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現任香港京斯頓國際學校中文協調員。她教授小學全年齡段的學生,致力於探索在IB課程下中文母語及近母語學習者的差異化教學⽅方式與策略

熊續輝老師
熊續輝老師,北京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畢業,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碩士,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從事民辦教育工作多年,被評為佛山市順德區民辦教育先進個人,現任廣東碧桂園學校國際初中副校長。從事國際教育和管理20年,現仍然擔任MYP個體與社會學科考官和AL經濟學科教師。

梁振威老師
香港資深語文教師,前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教育大學前身)中文系講師。從事語文教師培訓及語文課程、教材、教學法研究。主要著作包括「香港小學中國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與李子建合著)、「中國語文課程與教學:理論實、實踐和研究(與李子建及高慕蓮合著)。歷任「港深讀書月」閱讀報告評委。現為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專業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國學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禮儀教育項目小學組顧問、「灼見名家」專欄作家及多所中小學之中文科顧問。

仇海平
仇海平,文學博士,河北師範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副教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生導師。榮獲河北省優秀教師、“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河北省選拔賽優秀指導教師、河北省“冀之光”外籍師生漢語技能暨中華才藝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等稱號。2014年擔任“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學生中文比賽印度尼西亞賽區總決賽評委會主席,2018年攜河北師範大學國際學生赴CCTV-1《經典詠流傳》節目表演古詩詞配歌作品《關雎》。

韓英老師
中國語言學碩士,現為香港知名教育集團中文部主任,擔任IBDP中文考官。近十年一直致力於國際教育,熱衷中文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之教學及課程設計,熟悉IB、IGCSE、GCE AL、SAT、AP等國際課程,已出版多本IB、IGCSE教學及考試指導用書,包括《IBDP 中文B寫作及學習指南》、《IBDP 中文B普通&高級程度考試指導》、《IBMYP/IGCSE中文A系列叢書》等。

單老師
北京順義國際學校EY-12中文教學培訓師。新加坡國立大學心理學與中文學士,教育學與中國語言文學碩士。曾在新加坡及台灣的高中及大學任職,教授中文第一和第二語言及劍橋A水準與IBDP中文課程並擔任考官。熱愛中國語言與文化,致力於在國際教育的環境中為學生創造中西融合、啟思創想的中文學習體驗,同時也著力于為中文教師的專業發展賦能。

趙老師
趙老師,現成都墨爾文學校中文系主任,具有多年國際學校管理和中文教學經驗。曾任職於國內外多所國際學校,參與課程設計與融合。作為國際教育與國內教育的受益者,趙老師運用多種教學法於課堂中,讓孩子們把知識與生活相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趙建平
趙建平Candy,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專業,具有二十余載幼教從業經驗,廣東碧桂園學校PYP幼兒園年級協調員、教研組長,個人曾獲全國優秀班主任、最美幼教人、學校名班主任、學科帶頭人等稱號。博實樂PYP培訓官、三星講師。

徐朝暉老師
徐朝暉老師自2012年以來擔任香港國際學校中文及世界語總監。她曾經擔任印尼金光國際學校及雅加達世界書院的中文校長,北京京西學校中文教師及中文系負責人。自2018年以來,徐朝暉擔任亞太地區中文教師協會(APCLTA)的聯席主席,主辦及協辦了各大學校的教師研討會和中英雙語節活動。 教师研讨会和中英双语节活动。

王小平老師
王小平老師從事中英文教學40余年,作為一線教師25年,教學管理及研究15年,從學齡前到研究生的各個階段都有所接觸。曾任美國代頓大學客座教授及香港大學榮譽副教授。現已退休,是語言和社會學研究領域裡的自由人。

湯玉紅老師
湯玉紅老師現任上海協和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中文部總監。她獲得漢語言文學學士及課程與領導力碩士學位。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她曾在上海,阿布扎比,新加坡,首爾等知名國際學校任職。湯老師在2014及2019年獲得美國外語教學理事會口語水平測試資格證書。她參與了彩虹橋中文閱讀叢書第一輯的寫作,並將Blaine Ray’s 的書籍 Patricia Va A California 翻譯改編為《瑪麗在上海》。

陳蘭蕙校長
耀中教育機構高級顧問。陳蘭蕙在本港教育界服務近30年,曾任香港耀中國際學校小學部華籍校長,在任內帶領教學管理團隊推動開放式學習社區,落實探究式的教學設計及項目式學習。同時帶領中文教學團隊開發中文母語及對外漢語校本課程,推動對外漢語教學團隊作教學研究;並在國際漢語學術會議作專業學術研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