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Contact Us
talentshow@itokchinese.com 902, Guardforce Center, Hom Hung, HK
Follow us on social media

比赛宗旨

国际汉语节旨在促进汉语教学,

为参与者提供一个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

展示自己的兴趣和才华,

以及使用汉语进行创作和交流的平台和机会。

比赛形式

国际汉语节分全球七大赛区进行比赛:

港澳台赛区丶中国内地赛区丶欧洲赛区丶北美赛区丶东南亚赛区丶日韩赛区丶大洋洲赛区

 

全球参赛者通过iTok网页报名

及递交参赛作品(相片、短视频和PDF文件)

参赛作品要求:

1. 作品必须符合大赛的宗旨,杜绝含有暴力丶犯罪丶淫秽丶霸凌丶仇恨丶歧视等内容。

2. 朗诵丶说话类项目要求用普通话。

3. 写作类项目繁简体通用。

4. 作品形式跟参赛类别相符(如: 书画作品不能上载到写作类作品收集页面)。

5. 作品内容与比赛项目名称和要求吻合(如:“自选一首五言绝句”,作品内容必须是“五言绝句”)。

6. 文字项目要求手写,繁简体均可,务求版面清晰,字体工整,容易辨识。

7. 朗诵项目(古诗朗诵丶现代诗朗诵)应是“台词诵”形式,不接受“吟诵”形式。

8. 中文古诗朗诵选材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绝句和律诗)。

9. 参赛者可以使用适当的道具丶音乐丶服饰配合朗诵。

10. 参赛者不能在写作类作品上署名及显示个人信息。

比赛时间

报名时间:

2020年11月30日

2021年3月31日

比赛结果公布时间:

2021年4月

参赛流程

1.准备参赛作品

作品的形式可以是相片、短视频和PDF文件。

2.报名比赛

为促进汉语教学及鼓励更多人参与比赛,第一届国际汉语节的报名费用全免。

3.上载参赛作品

透过我们的指定连结位置,上载参赛作品

4.公布分赛区得奖名单及後续活动

大会公布分赛区得奖名单以及举办後续活动

参赛组别

母语组

 

父母双方均为华裔,
且以汉语为母语者。

非母语组

 

父母一方或双方皆为非华裔,
或父母为华裔但非汉语为母语者。

参赛年龄组别:

1. 幼儿组 (4-5岁)
出生於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

2. 低小组(6-7岁)
出生於2013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

3. 中小组(8-9岁)
出生於2011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

4. 高小组(10-11岁)
出生於2009年4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

5. 初中组(12-15岁)
出生於2005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

6. 高中组(16-18岁)
出生於2002年4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

7. 大学组(19-24岁)
出生於1996年4月1日至2002年3月31日

每位参赛者按照年龄组别选择合适的比赛项目。
每人可参加1-3个比赛项目。

备注:以到2021年3月31日的年龄为准

比赛项目详情

母语组

每位参赛者在相应的年龄组别下
参加1-3个比赛项目

大会提供比赛材料
请按以下连结查看:
拼音韵母认读

拼音声母认读

说话类项目背景图片


其他參考

大会参考书籍

1. 幼兒組(4-5歲)

• 中文古诗朗诵
(自选一首朗诵)

• 中文现代诗朗诵
(自选一首朗诵)

• 唱儿歌
(自选一首儿歌)

• 中文讲故事
(自选一首故事)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1-2分钟)

2. 低小組(6-7歲)

• 拼音声母认读
(大会提供)

• 拼音韵母认读
(大会提供)

• 中文古诗朗诵
(自选一首中国古诗)

• 中文现代诗朗诵
(自选一首现代诗)

• 唱儿歌
(自选一首儿歌)

• 中文讲故事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1-2 分钟)

• 四格漫画创作
(字数不限,题材不限)

3. 中小組(8-9歲)

• 中文古诗朗诵
(自选一首中国古诗)

• 中文现代诗朗诵
(自选一首现代诗)

• 童歌演唱
(自选一首童歌)

• 中文讲故事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3分钟)

• 中文写作
(150-300字,题材不限)

• 硬笔字书法
(铅笔, 自选一首五言绝句)

• 四格漫画创作
(字数不限,题材不限)

4. 高小組(10-11歲)

• 中文古诗朗诵
(自选一首中国古诗)

• 中文现代诗朗诵
(自选一首现代诗)

• 童歌演唱
(自选一首童歌)

• 中文讲故事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3分钟)
• 中文写作
(200-400字,题材不限)
• 硬笔字书法
(铅笔,自选一首五言绝句)
• 四格漫画创作
(字数不限,题材不限)
• 中国国画创作
(题材不限)

5. 初中組(12-15歲)

• 中文古诗朗诵
(自选一首中国古诗)

• 中文现代诗朗诵
(自选一首现代诗)

• 中文讲故事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3分钟)

• 歌曲演唱/弹唱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 3-5 分钟)

• 中文写作
(300-500字,题材不限)

• 诗歌创作
(题材不限)

• 硬笔字书法
(圆珠笔,自选一首七言绝句)

• 毛笔字书法
(自选一句格言)

• 中国国画创作
(题材不限)

6. 高中組(16-18歲)

• 中文古诗朗诵
(自选一首古诗)

• 中文现代诗朗诵
(自选一首现代诗)
• 中文讲故事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3分钟)

• 中文写作
(800-1000字,题材不限)

• 歌曲演唱/弹唱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 3-5分钟)

• 古诗词创作
(题材不限)

• 现代诗歌创作
(题材不限)

• 硬笔字书法
(墨水笔,自选一首现代诗歌)

• 毛笔字书法
(自选一首唐诗)

• 中国国画创作
(题材不限)

7. 大學組(19歲-24歲)

• 中文古诗朗诵
(自选一首古诗)

• 中文现代诗朗诵
(自选一首现代诗)
• 中文讲故事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3分钟)

• 歌曲演唱/弹唱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 3-5 分钟)

• 中文写作
(1000-1200字,题材不限)

• 古诗词创作
(题材不限)

• 现代诗歌创作
(题材不限)

• 硬笔字书法
(墨水笔,自选一首现代诗歌)

• 毛笔字书法
(自选一阙宋词)

• 中国国画创作
(题材不限)

非母语组

每位参赛者在相应的年龄组别下
参加1-3个比赛项目

大会提供比赛材料
请按以下连结查看:
拼音韵母认读

拼音声母认读

说话类项目背景图片


其他參考

大会参考书籍

1. 幼兒組(4-5歲)

• 中文儿歌/诗歌诵唱
(自选一首儿歌/诗歌)

2. 低小組(6-7歲)

• 拼音声母认读
(大会提供)

• 拼音韵母认读
(大会提供)

• 中文儿歌/诗歌诵唱
(自选一首儿歌/诗歌)

3. 中小組(8-9歲)

• 拼音声母认读
(大会提供)

• 拼音韵母认读
(大会提供)

• 中文儿歌/诗歌诵唱
(自选一首儿歌/诗歌)

• 硬笔字书法
(铅笔, 自选20字左右的句子)

• 四格漫画创作
(字数不限,题材不限)

4. 高小組(10-11歲)

• 拼音声母认读
(大会提供)

• 拼音韵母认读
(大会提供)

• 中文儿歌/诗歌诵唱
(自选一首儿歌/诗歌)

• 硬笔字书法
(铅笔, 自选50字左右的段落)

• 中文讲故事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3分钟)

• 四格漫画创作
(字数不限,题材不限)

• 中国国画创作
(题材不限)

5. 初中組(12-15歲)

• 拼音声母认读
(大会提供)

• 拼音韵母认读
(大会提供)

• 歌曲演唱/弹唱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3-5分钟)

• 硬笔字书法
(圆珠笔, 自选80字左右的段落)

• 中文写作
(150-250字,题材不限)

• 中文讲故事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3分钟)

• 毛笔字书法
(自选一句格言)

• 中国国画创作
(题材不限)

6. 高中組(16-18歲)

• 拼音声母认读
(大会提供)

• 拼音韵母认读
(大会提供)

• 歌曲演唱/弹唱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3-5 分钟)

• 硬笔字书法
(墨水笔, 自选100字左右的文章)

• 中文写作
(200-300字,题材不限)

• 中文讲故事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3分钟)

• 毛笔字书法
(自选一首唐诗)

• 中国国画创作
(题材不限)

7. 大學組(19歲-24歲)

• 拼音声母认读
(大会提供)

• 拼音韵母认读
(大会提供)

• 歌曲演唱/弹唱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3-5分钟)

• 硬笔字书法
(墨水笔, 自选150字左右的文章)

• 中文写作
(300-400字,题材不限)

• 中文讲故事
(题材不限,内容健康,限时3分钟)

• 中国国画创作
(题材不限)

• 毛笔字书法
(自选一首唐诗)

选手礼品包

电子版参赛目录 (随参赛确认电邮派发)

电子版参与奖证书 (参赛截止後通过电邮派发)

赞助商电子礼卷(按实际获得的赞助向某些特定组别的参赛者派发)

比赛奖项

1. 每组每项分别设冠丶亚丶季军奖若干名

(颁发证书)​

2. 在本组别内有三个比赛项目总分成绩最高者为该组别状元

(颁发证书及特制奖杯)​

3. 在参加本次比赛的全部选手中选出1-2名表现优异的选手,授予「国际汉语节大使」​称号

(颁发证书丶特制奖杯及现金奖)

其他奖项

优秀组织奖:综合表现最佳或组织参赛人数列前三名的学校或机构。

优秀指导老师奖:选手获前三名奖在10人次或以上的指导老师。

賽事總評判長

田小琳教授

田小琳教授

中国现代语言学家。早年毕业於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山东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在香港从事中文和普通话教学及研究35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香港大学丶香港中文大学丶澳门东亚大学等兼职任教十馀年。2000年在岭南大学全职任教,曾任中国语文教学与测试中心主任丶人文科学研究所荣誉研究员。曾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十馀年。现任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丶山东大学博士生合作导师及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并任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学术顾问丶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丶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副主席丶香港普通话研习社顾问。出版着作有:《语言和语言教学》《语法和教学语法》《语文和语文教学》《中国现代修辞学》《香港中文教学与普通话教学论集》 《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文集》 《田小琳语言学论文集》 《香港社区词词典》《香港语言生活研究论集》《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集》《香港语言文字面面观》等;与人合着《现代汉语》《汉语句群》《纪律部队普通话》《医护人员普通话》等;主持修订《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繁体版,任《全球华语词典》编委,《咬文嚼字》杂志特约编委。

组委会主席

禹慧灵老师

香港英基学校协会中文课程总监
禹慧灵老师

先後在中国内地丶澳大利亚和香港的大学丶中学和小学任职,教授中文第一和第二语言和IBDP认识论课程,多年从事澳洲本地及IB课程之设计丶教学管理丶考试评估丶教师培训和资格授权工作。现任香港英基学校协会中文课程总监。

赛事总顾问

施仲谋教授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教授丶系主任
施仲谋教授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教授丶系主任。研究范围以汉语语言学及中文教育为主。专着有《语言教学与研究》丶《三字经与现代社会》丶《香港中华文化教育》等十多种。曾任香港中文教育学会会长,现兼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

专家评审团

陈思明老师

陈思明老师(Mr Ivan Chan)二十年来一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从事教育事业,对於学校管理和课程设计,特别是IB PYP 和 MYP 课程方面,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Ivan 现任全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新金山中文学校(Brookside Campus) 校长一职, 并任教於澳大利亚墨尔本着名的卫斯理学院 (Wesley College)。

陈宝玲校长

现任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学校长。曾任玛利曼小学副校长,并具有资深的教学及行政领导经验。陈校长重视培育学生的品德修养及阅读习惯,致力发展校本价值教育及绘本课程,把品德教育融入儿童文学当中,让孩子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品德情意。

陈国豪老师

陈国豪老师是位资深的视觉艺术科主任,现职於番禺会所华仁小学,兼为校园视艺师。陈老师於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取得艺术学士及硕士学位,并曾夺多项艺术及摄影大赛奖项,亦曾获星加坡教育局邀请交流艺术资优课程。 近年,陈老师致力於视艺课程发展,希望培育新一代具备欣赏及喜爱艺术创作的技能。

周瀚博士

英国纽卡素大学文学硕士,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现任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秘书长兼副总干事丶香港青年文学促进会会长丶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丶《国际汉诗研究专刊》社长丶《国际汉诗探索》执行社长兼总编辑丶《五洲华人文艺》执行社长兼总编辑丶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等。作品曾获香港中文文学创作奬丶全港青年学艺比赛奬丶“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徵文奬”等奬项。曾荣获“香港中华文化金紫荆奬”的“实力诗人奬”等。着有诗集《灵魂在阳光中飞舞》丶中英对照《周瀚短诗选》。翻译(中译英)两本诗集丶与他人合译诗集一本。

陈洁茹老师

现任香港威雅学校学术副校长兼中文部主管,负责管理所有科目的日常教学工作。曾任英基白普理小学中文主管,国际文凭组织培训官和学校授权访问官。

陈金海老师

1962年生,江西景德镇人,1981年从教,现任职于浮梁县江村中学。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西省优秀教师,江西省学科带头人,景德镇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2018年底11期封面人物,中国好人榜2019年上榜人物。是荣获“2015-2016双年全国书法教育最受欢迎教材”奖的《25天练好规范写字:硬笔简楷字黄金格训练教程》的著作人。

蔡婉英校长

蔡婉英校长在本港教育界服务39年,是一位具备20年丰富行政领导和管理经验的小学校长。她热爱生命,持正向思维,重视孩子的全人发展和德育培训,更致力推动家长教育和提升教师的专业。

赵彤老师

香港普通话老师获国家语委考试普通话一级证书 荣获朗诵研究会颁发的朗诵教师资格证书 从事教学二十多年,一直在香港基督教青年会专业学院任教。 是资深的普通话和朗诵导师,近几年又做儿童配音的辅导老师。多年担任各大机构朗诵比赛的评判。

钟阳老师

香港澳洲国际学校小学中文科主任。香港大学中文教育硕士,具有二十多年母语及非母语中文课程的教学经验。

宗家源老师

宗家源,1931年生,香港中华中学高中毕业,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高级工程师,在内地从事水利水电设计三十多年至退休返港。在香港佛山工商联会任秘书至今年六月。 香港清华同学会副会长,香港中华文化总会乘风书画会长,香港诗人协会理事,中国美术香港研究会副会长。 七岁开始学书法,曾在家乡举人后代老师学书法,用大红䃈砖吊笔写字。现在香港则任多个教书法班的老师。 曾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或联展。在清华大学百年华诞,先後在香港,北京清华,台湾清华三地举行个展,在台湾时,还赠一幅四十多米长的行草〈前后赤壁赋〉给台湾博物院收藏。 近十多年来,应邀为李锦记李文达主席写字,共一千馀幅,由李先生赠给上至习近平主席,下至他的客户和朋友。

艾丽萨什维利·艾莉索

(格鲁吉亚)中国涉外教育学院 院长 本人从事了16年大学汉语教学工作。自2009年开始参与教育管理工作:2009-2016自由大学孔子学院的行政经理。自2019年至今担任中国涉外教育集团旗下的(格鲁吉亚)中国涉外教育学院院长。翻译编辑工作:我的汉语图解词典丶800字丶实用汉语课本。

方正玲校长

现任杭州唯诗礼学校Hangzhou Wesley School滨江园创园校长。持有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研究院 课程,教学法及评估硕士学位, 自2012 年起担任IB小学/学前项目专业发展培训导师。具20年教学和领导管理经验, 善於结合双语教学与课程发展, 为老师和家长们提供相关研讨工作坊。于2017年第三届欧洲课程研究年会(Stirling)发表学术论文, 在2018年IB 中国年会担任分论坛讲员。

冯薇薇老师

冯薇薇(Vivienne Fung),资深IB和IGCSE中文教师、导师和教师培训官。冯薇薇拥有20多年国际学校中文教学的经验,曾任香港英基协会的资深中文老师,大湾区东莞东华文泽学校中文部主任。除此之外,冯薇薇还任IBDP中文B考官,IBDP中文B教师培训官,IB申请认证学校资料审阅员。已出版包括《突破》IBDP中文BSL和BHL课程难关、《中文MYP课程设计实例》、《胜券》、《优胜》、《启航》、《IBDP中文B大主题单元创作》、《手把手教你写EE》、《IBDP中文B听读精练》等多套IB中文教学辅导书,以及《IGCSE 0523 (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写作与口语训练》、《IGCSE 0523 (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听力与阅读模拟试题集》和《夺标——IGCSE(中文作为第一语言)课程写作能力训练》等剑桥中文教学和考试辅导用书。

高菲老师

现为韩国国际学校济州校区AP中文教师。香港理工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硕士。於香港有多年IB教学经验,主要负责中文二语课程。致力於推进中文二语教学的发展,让更多学生发现中文之美。

郭熙教授

暨南大学教授丶博导,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国内外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丶重点项目丶一般项目等多个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主编,《语言战略研究》执行主编,着有《中国社会语言学》《华语研究录》《语言与语言应用论稿》等,主编《新编应用语言学》《华文教学概论》《中文》《华文》等,协助主编《应用语言学》《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等。在《中国语文》丶《语言文字应用》丶《世界汉语教学》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语言学丶语言教学类论文130 余篇。

韩伟老师

资深IB国际教育者,IBDP中文考官,全国朗诵等级考试专业教师资格。拥有内地丶香港和国外的国际学校和国际教育机构的丰富教学和课程开发经验

胡鑫珠老师

资深中文老师 中国语文及文学文学士 学位教师教育文凭 戏剧及语文教育硕士 全国高级朗诵导师 少年播音主持证书 校际朗诵导师证书

⿈若奔⽼师

华南师范大学管理学学士以及香港教育大学教育硕士。在香港直资学校以及IB学校任教中文超过10年,现任基督教⾹港信义会宏信书院小学部中文科负责人,拥有丰富的中文母语以及二语课程经验。近年来致力於推动概念驱动与中文课程的结合,提高学生能动性,令学生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并欣赏中国文字及中华文化。

黄志祥老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首届全国教师现场书法大赛荣获一等奖,第七届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大赛中,硬笔、毛笔书法均获一等奖,第九届广东省中小学规范汉字大赛荣获教师组特等奖,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四届隶书作品展。

金梦瑶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士,香港大学对外汉语教育硕士丶中文学院哲学硕士丶哲学博士。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中学生报》特邀点评作家。

赖志成博士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讲师,主要教授现代汉语,语言文化,STEM与语言教学等科目。

朱蝶博士

毕业于英国约克大学,主攻语言学习中的学习动机和相关的教育心理问题。曾于英国从事汉语二语的教学,近十几年在英基坚尼地小学任教,非常喜欢和孩子互动,也热衷观察语言教学中孩子学习心理的变化。

李成宗老師

全国优秀教师,省级业余作家,擅长各种文体的写作,包括诗词歌赋。已出版着作:长篇小说《大潮中》,中短篇小说《钱缘》,近体诗作《李成宗诗选》,给中学生提供的作文指导《示范作文》;编着《文史助学》(共五册)。

李蓁博士

现为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助理教授,长期从事国际汉语教育丶继承语教育丶跨文化身份丶及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研究。

李敏老师

现任曼谷英汉国际学校中学教学副校⻓及中文系主任,在IBO国际文凭组织担任培训师、出卷人、考官、顾问、访校授权组长。资深中文教师,出版多种汉语教学类书籍。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管理与课程教学硕士。

梁锦江老师

语言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第一代国家级媒体双语(普通话/粤方言)节目主持人。 梁锦江老师从事国际广播工作半个多世纪,创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州工作站,任广州站、香港(澳门)站站长/首席记者。

梁源博士

我的研究兴趣包括汉语二语习得丶汉字书写丶语言变异与语言发展丶汉语方言音系及功能语法等,现任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助理教授丶副系主任,人文学院中国语言及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佩颖老师

林佩颖在台湾出生并长大。持有TESOL的硕士学位及美国加州教师资格证。过去十五年,曾担任过小学、初中及高中语言习得教师,项目协调员和部门主任。专业领域包括美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和IB项目的课程开发。她期许可以培养所有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她认为,最佳方法是向学生证明,即使是老师也应该不断学习新事物,并对各种挑战持开放态度。

陆德芸老师

香港普通话老师 普通话艺术协会副会长 曾任香港电台普通话节目嘉宾主持 资深朗诵比赛评判

罗丹老师

广东省朗诵协会会员,顺德语文教师朗诵学会会长,德胜学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获中国“媒体看课”作文教学“杰出挑战者”称号,中国“花样少年”青少年语言艺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广东省首届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广东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

吴晓灵老师

毕业於香港大学教育系,并取得英国布里思托大学教育管理硕士学位及浸会大学中国语言丶文学及文化硕士学位。吴老师具将近二十年的国际教育及国际文凭课程(IB)经验,先後於国际学校丶直资学校及香港浸会大学丶港专学院任教及担任助理校长丶教师培训丶课程评审等工作,近年为牛津大学出版社编写了一系列教科书,并为香港教育局及浸会大学编写高中应用学习中文课程及评估教材;亦曾多次於国际教学研讨会发表演讲及研究报告,於2019年获邀英国剑桥大学教育系邀请发表STEAM教学演讲,分享二十一世纪体验教学之模式。

王秋慧老师

现任英基鲗鱼涌学校的中文主任。曾在香港澳洲国际学校担任老师的职位,也担任过国际文凭教师培训导师为及担当顾问工作。王老师热忱於发展二语的学习及如何通过活动学习中文。

潘丽丽老师

西班牙博思语言学校校长,西班牙博思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阿利坎特大学教育博士在读。曾组织和筹办多类大型汉语相关活动,如中英文演讲、朗诵比赛,西班牙埃尔切市春节联欢活动等。

孟老师

己连拿小学中文部主任。拥有母语和非母语超过二十年的教学经验。IB PYP培训员和学校评估专员。

戴希衡老师

Debbie Tai 是一位经验丰富,专注且对国际文凭IB语言教学充满热情的教育领导者,她积极投身於国际学校管理丶诚信领导力和双语课程的开发。 在加入爱莎科学城之前,Debbie任职於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卫斯理学院,担任强化语言课程主管。再之前,曾任香港智新书院国际文凭小学项目(PYP)中文课程部门主任,也是英基学校(ESF)小学汉语课程委员会主席。Debbie同时还是IB教育者网络(IBEN)备受推崇的成员之一,作为IB培训官,为全球的教师开展培训以及提供课程方面的谘询。

徐银丽老师

笔名徐藤,香港瀚墨林画廊负责人,职业中国书法丶水墨画和篆刻授课老师。现任香港中西区妇女会丶海怡半岛妇女会中国书画老师丶筝语艺术团副团长丶中国美术香港研究会会长。

万芷妤老师

一位经验丰富的双语老师,在加入香港教育大学中文系之前,曾在香港的国际学校教授双语课程。此外,万芷妤老师也是一名专业的中文朗诵教练。

王蒙老师

现任香港韩国国际学校中文科主任,剑桥大学国际课程中文科考官。曾任学校语言科主任,管理学校的第二语言课程包括中文、西班牙语以及韩语。王老师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后,深耕国际教育10年,学生跨度从4岁到19岁不等,对IB课程和英国ALevel课程有丰富的经验。

王艳春老师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华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汉语专业课教学,曾组织学生参加第十届、第十一届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获得一名特等奖、一名一等奖,十二名三等奖的成绩

王莉莉老师

现任北京顺义国际学校(ISB)双语平行课程负责人。历任香港汉基国际学校及英基国际教育机构旗下学校的班主任老师丶单科老师及中文部主任。亚太地区的国际学校教师培训导师丶顾问,致力於推动和参与国际学校的优质教育丶中文教学丶以及双语双文化教育模式的设计和实施。

王海燕博士

教育博士丶持牌“概念为本课程”培训师(林恩 ∙ 埃里克森教授和洛伊斯 ∙ 兰宁教授授予)丶教师丶作者丶行动研究协调员。王老师有多年IB教学及课程设计经验,目前她致力于课程研究丶课程资源发展及教师培训

徐金凤老师

香港普通话老师 香港普通话专业协会 筑梦国际交流协会公关礼仪部主任 中国艺术家协会香港特别行政区顾问 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司库 长期担任香港电影界和学生语言艺术课程指导教师,具有十几年各大朗诵比赛的评判经验。

许洁老师

香港大学IB国际汉语教学硕士毕业,教龄10年,现任香港汉基国际学校中学部中文科主任

容悦怡老师

容悦怡老师拥有澳洲昆士兰大学大学文学及教育双学位,以及香港大学教育硕士学位。 曾任教澳丶港两地,熟悉两地教育,积极参与澳丶中丶港三地教学研讨会及推动中文作为第二语言之发展。现於澳洲国际学校小学部担任中文老师 。

张建青老师

大学本科, 水平测试一级,高级敎师, 资深朗诵评委, 资深朗诵导师,香港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司库,香港维港作家汇永久会员。 曾香港多间机构举办的朗诵比赛中获得个人冠军三次,与学生合诵获得一次金奨,与老师合诵获得一次冠军,在香港中小学执教, 多次评为优秀教师。曾获(德艺双馨丶桃李满门)锦旗丶证书,在小学 丶中学辅导集体朗诵, 各学校集诵多次获得冠军丶亚军和季军,在香港多间机构音乐会担任特邀嘉宾并参加演出。

张凌博士

香港理工大学语言学博士,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现任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助理教授,人文学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荣誉文学士课程课程主任,中国语言及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教学研究小组组长。

赵世宣老师

现任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歌剧表演班。湖南省音协会员,长沙市声乐家协会理事,副教授,国家二级演员,曾发表论文《谈歌唱艺术的表现力》《论演艺语言的个性化》曾在长沙市歌舞剧院参演的歌剧《马桑树》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歌剧《梦缘马王堆》获湖南省优秀剧目奖。

郅静老师

郅静,本科毕业于哈师大学中文教育专业,东北师大语文技法论以及美国Framingham State University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曾在国内任高中语文教师10年,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职称,在泰国任教17年。目前就职于泰国Concor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任MYP-DP中文教师和中学部中文活动负责人,兼IBDP Mandarin ab initio考官。

周荣林老师

中文讲师、文博研究馆员,由国家主管部门颁发《中国当代文博专家证书》。曾任景德镇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馆长。现任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

于星垣老师

香港教育大学语文教育中心(退休/兼职)讲师 中国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香港新市镇文化教育协会副主席 香港校际朗诵节评委

梁衛春老师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兼职教师 全港中小学普通话演讲比赛评判

崔春梅老师

普通话教师,现任职於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证书,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会员,曾多次担任全港中小学普通话演讲比赛和朗诵比赛的评判,多次参与培生和教育出版社小学中文教材的录音工作,亦编写相关法律普通话丶对外汉语课程教材及文职人员普通话课程教材。

李卉博士

中国文学学士,汉语言文字学硕士,教育学博士,普通话一级甲等,普通话测试员。35年大学教学与研究经验。香港教育局丶考评局评核员与拟题员。

李黃萍博士

香港教育大学讲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曾担任第九丶十届香港大专生普通话朗诵比赛筹委,连续十五年担任全港中小学普通话演讲比赛评判。

仇桂萍老师

任职普通话教师达二十馀年,担任评审工作亦十多年。

曾老师

北京顺义国际学校中文总监。中国南方海滨城市长大,早年游学美加,获加拿大教师和校长资格证。曾任加拿大及国际学校小学全科班主任和初高中学科老师。自2016年以来担任中文总监一职。热爱中国语言与文化,致力於在国际教育环境中为学生创造启思丶创想丶充满机会且视野丰富的中文学习体验。

潘靜老师

公开大学中文科讲师。资深朗诵和演讲比赛的评判。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证书。

魏君老师

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 就职于:香港诗词学会副秘书长 香港诗人联盟理事兼编委 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常务理事。 十多年来一直指导学生中文阅读和写作。学生作品曾发表在《香港诗人报》丶《维港作家》以及着名的《语文报》公众号。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记录心情。作品发表于香港诗人报,人民网,百度网,新闻网等。

黄广辉老师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学士后文凭,香港公开大学教育荣誉学士。 任教香港官校丶津校逾20年。 香港资深校际普通话朗诵评判。

唐寧教授

八十歳电脑及数学退休教授。自幼酷爱中外文学,尤喜唐宋诗词。作品刊登於国内外多个刊物丶期刊及杂志。名字载入《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

周珺老师

中国二级作家,出版小说《念奴娇》《青水美衣》传记《吴冠中传;傲骨丹青》《杨伯达传:故宫里的博学家》,诗剧《夜访女娲》荣获当代戏剧杂志社和陕西剧协举办2019年剧本大赛大戏三等奖,入选2019年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

袁博老师

香港大学教育学硕士。现任香港智新书院小学部中文主任,绘本作者。拥有逾十年非母语与母语教学经验,对IBPYP课程有丰富经验,致力于通过绘本激发二语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聰博士

現任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助理教授。長期從事漢語相關的研究,主要研究興趣包括漢語二語習得、語言類型學和語言接觸。

李迅老师

历任 香港大学丶香港城市大学丶香港教育大学丶香港普通话研习社普通话教师;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考评员; 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会员; 香港中小学演讲比赛等各大朗诵比赛资深评判。

柳小冰老师

柳小冰,香港大專院校兼任導師,報刊專欄作家,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一級,是「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和「香港學校朗誦節比賽」連續多年的資深評判。

王海燕老师

中国语文及文学学士。 香港教育大学幼儿教育PGDE学位教师。 本人是深圳不一样快乐作文教材编写组成员,曾参与编写《不一样快乐作文》教材的编写工作。在港任职普教中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写作比赛,并在活动中获得知名作家阿浓及教育学院单周尧教授的好评。 除此以外,我也鼓励学生参与内地的比赛及投稿。学生的作品曾在着名的《语文报》公众号及“云天小作家专号”公众号上发表。本人的作品也多次在《语文报》上发表。另外,我也是《幼儿德育通识教材-翘楚启蒙》 系列丛书的编辑之一,《图像拼音》教材的总编辑。

何佳霖老师

何佳霖,诗人、画家。笔名度姆洛妃(度母洛妃)等。香港女作家协会主席;女也文学主编,橄榄叶年鉴主编;华星诗谈主编;东盟创意管理学院院长;香港国际创意学会主席等。荣获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中国十大女诗人奖;两岸四地诗歌大使荣誉奖等。出版诗集多部,作品被翻译为多种文字。

李俊老师

李俊(木子小姐):作家丶诗人丶文学评论人丶职业出版人丶教科书总编辑。 香港看汉教育总编辑兼项目总监;共享教育慈善基金会总干事;人文出版社总编辑;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副会长;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副秘书长;香江资讯网顾问;名师名家名人坛顾问;香港书评家协会常务理事;香港诗词文艺协会常务理事;香港文化艺术界联会理事;香港小说学会理事;香港校董协会会员;上海浦东作家协会会员丶香港作家联会会员等。其各类文学作品和学术论文散见於两岸四地教科书丶文学杂集以及学术论文库,有影视及海外报纸专栏合约在身。着有散文集《远去的风景眼前的你》丶小说集《开到荼蘼》等。以职业出版人身份出版校本教材和教学电视超过100多部,为全面推行香港免费教育,用教育解决各族裔跨代贫穷问题做不懈努力

陳樺老师

陈桦,学名嘉本,字承澍。教师出身,新闻丶文字工作者,诗词荟萃文学社荣誉社长,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副理事长,香港书评家协会丶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常务理事,香港长青诗社理事丶编委;作品多以乔林丶澹轩等笔名於媒体发表。

涂国文老师

国家二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散文学会理事、杭州市作协诗创委副主任、西湖区作协副主席兼文学评论创委会主任、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导师团导师、浙江省青少年作协文学院研究员。著有诗集、随笔集、文学评论集、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共九部,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学月刊社执行主编。

邊小嶸老師

笔名衣草,中文教师,文学爱好者。现为东方之珠文化学会副会长,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执行监事长,香港书评家协会副会长,《香港书评家》主编,香江资讯网执行编辑。

沈贝嘉女士

小小汉语学习中心创始人丶愿望成真基金会成员丶金紫荆基金会成员。小小汉语学习中心主推情境教学,采用沉浸式情境教育模式,通过有趣而且贴近孩子日常生活的教学活动,提升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邹立明老师

资深中文教师。优秀教师选举得奖老师(教学研究组)。现职凤溪第一小学课程主任,近年致力推动阅读丶德育及公民教育及教师发展,亦是教育大学启导计划导师。曾就中文教学跟其学校团队进行行动研究,并於教育研究奖励计划获奖。亦曾於第七届世界华语学校图书馆论坛作主题演讲嘉宾。

全玉莉老师

香港城市大学荣休讲师,任职普通话讲师25年,担任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主任十年。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香港大专普通话朗诵比赛的发起人,香港大专普通话朗诵社创办人,从事推广朗诵艺术工作逾三十年,是各类朗诵比赛的资深评判。

杨羽莎老师

中国香港五维艺术、 多维指画艺术创始人 中国工艺美術师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香港职业设计师永久会士 香港中华文化总会书画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宣和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高古藝術學者 美學专家顾问教授

陈琦女士

作家、中学中国语文专业教育学硕士、香港教育署注册教师,在香港国际学校教授中文超过 20 年。现任IB国际文凭课程考试官,在IB中文教学中有近10年的教学经验。同时有20年教授IGCSE/ GCSE、A-level中文的经验。参与过英国中考IGCSE(0523)第二语言中文考试内容及大纲的草拟及制定工作。多次在对外汉语学术交流大会举办讲座。在对外汉语分级阅读写作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及细致的研究。出版了《A+汉语》《汉语过关》《中文小书架分级读物系列》《中文小书包分级读物系列》《丽丽西安寻亲记》等著作,也是iChineseReader 《IB网上复习材料》主编。

张锦菲老师

张锦菲老师 我叫张锦菲,目前任职於香港国际学校高小部,是一名中文老师。我2020年八月来到香港,之前在首尔国际学校任教四年。去首尔之前,我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公立学校教了两年中文。

徐梅老师

现任香港国际学校中学语文教师。持有课程与教学丶中国语言及文学双硕士学位。在过去的二十几年内,曾任教於不同的国际学校,熟悉国际预科文凭(IBDP)丶新南威尔斯高中证书(HSC),以及国际中学文凭 (IGCSE)等课程。近年来,专注於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语文能力纲要的学习与教研。

屠培东老师

屠培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西省普通话测试员,巧果教育董事长,从事多年语言教育,多次担任全国及省级语言比赛评委 有着丰富的经验。

刘翔宇老师

毕业于香港大学,荣获“优异”硕士学位,现任深圳国际学校中文课程主管,国际教学法IETC 高级培训讲师。刘老师有丰富的双语教学丶教师培训丶家长工作坊经验。与PYP 创始人Kevin Bartlett 合作设计教学课程,并发表教学设计。公众号《师者有云》创始人,分享不同教学教育心得。

陈苗博士

陈博士是香港教育大学生命与价值教育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双硕士。资深中文科教师,在港生活工作十余年间,她曾担任私立小学中文(普通话)教务主任职务多年,也曾多次在担任普通话语言比赛评判。2013年她更创办了苗苗教育中心。2018年,陈苗博士把她的教育理念带到了英国,成立了MM Education UK“苗苗语文课”品牌,与英国本地学校合作开办中文课程,深受海外家长喜爱,并累计为全球数千名学员提供汉语教学课程。

徐天艾老师

徐老师是一线国际学校汉语教师,目前在培民西部中学任中文部主任。他有八年以上海外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对华裔丶非华裔的外籍学生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非常熟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方式。他参加过海内外许多国际组织和优秀大学组织的专业培训,疫情期间参加了许多针对线上教学的培训,对线上课堂教学有着深入的了解。曾带领学生来华参加过“中国寻根之旅冬(夏)令营”,参营期间表现优异,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王春波老师

王春波老师有十年教龄,现任教於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宏信书院,担任中文老师及非华语科统筹职务。香港理工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文学硕士优秀毕业生,公开大学小学中文教育硕士。热爱语言学习和中国文化,遵从创设情境,激发潜能的教学思路,致力於引导学生快乐丶高效地学习中文,提高学生对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曹蕾老师

曹蕾老师毕业於香港理理工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现任香港京斯顿国际学校中文协调员。她教授小学全年龄段的学生,致力於探索在IB课程下中文母语及近母语学习者的差异化教学⽅方式与策略。

熊续辉老师

熊续辉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毕业,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从事民办教育工作多年,被评为佛山市顺德区民办教育先进个人,现任广东碧桂园学校国际初中副校长。从事国际教育和管理20年,现仍然担任MYP个体与社会学科考官和AL经济学科教师。

梁振威老师

香港资深语文教师,前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教育大学前身)中文系讲师。从事语文教师培训及语文课程丶教材丶教学法研究。主要着作包括「香港小学中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与李子建合着)丶「中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实丶实践和研究(与李子建及高慕莲合着)。历任「港深读书月」阅读报告评委。现为香港教育大学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专业顾问丶香港中文大学国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礼仪教育项目小学组顾问丶「灼见名家」专栏作家及多所中小学之中文科顾问。

仇海平博士

仇海平,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荣获河北省优秀教师丶“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河北省选拔赛优秀指导教师丶河北省“冀之光”外籍师生汉语技能暨中华才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2014年担任“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丶中学生中文比赛印度尼西亚赛区总决赛评委会主席,2018年携河北师范大学国际学生赴CCTV-1《经典咏流传》节目表演古诗词配歌作品《关雎》。

韩英老师

中国语言学硕士,现为香港知名教育集团中文部主任,担任IBDP中文考官。近十年一直致力于国际教育,热衷中文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教学及课程设计,熟悉IB丶IGCSE丶GCE AL丶SAT丶AP等国际课程,已出版多本IB丶IGCSE教学及考试指导用书,包括《IBDP 中文B写作及学习指南》丶《IBDP 中文B普通&高级程度考试指导》丶《IBMYP/IGCSE中文A系列丛书》等。

单老师

北京顺义国际学校EY-12中文教学培训师。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与中文学士,教育学与中国语言文学硕士。曾在新加坡及台湾的高中及大学任职,教授中文第一和第二语言及剑桥A水准与IBDP中文课程并担任考官。热爱中国语言与文化,致力於在国际教育的环境中为学生创造中西融合丶启思创想的中文学习体验,同时也着力于为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赋能。

赵老师

赵老师,现成都墨尔文学校中文系主任,具有多年国际学校管理和中文教学经验。曾任职于国内外多所国际学校,参与课程设计与融合。作为国际教育与国内教育的受益者,赵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法于课堂中,让孩子们把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赵建平 Candy

赵建平Candy,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具有二十余载幼教从业经验,广东碧桂园学校PYP幼儿园年级协调员、教研组长,个人曾获全国优秀班主任、最美幼教人、学校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等称号。博实乐PYP培训官、三星讲师。

徐朝晖老师

徐朝晖老师自2012年以来担任香港国际学校中文及世界语总监。她曾经担任印尼金光国际学校及雅加达世界书院的中文校长,北京京西学校中文教师及中文系负责人。自2018年以来,徐朝晖担任亚太地区中文教师协会(APCLTA)的联席主席,主办及协办了各大学校的教师研讨会和中英双语节活动。

王小平老师

王小平老师从事中英文教学40余年,作为一线教师25年,教学管理及研究15年,从学龄前到研究生的各个阶段都有所接触。曾任美国代顿大学客座教授及香港大学荣誉副教授。现已退休,是语言和社会学研究领域里的自由人。

汤玉红老师

汤玉红老师现任上海协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中文部总监。她获得汉语言文学学士及课程与领导力硕士学位。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她曾在上海,阿布扎比,新加坡,首尔等知名国际学校任职。汤老师在2014及2019年获得美国外语教学理事会口语水平测试资格证书。她参与了彩虹桥中文阅读丛书第一辑的写作,并将Blaine Ray’s 的书籍 Patricia Va A California 翻译改编为《玛丽在上海》。

陈兰蕙校长

耀中教育机构高级顾问。陈兰蕙在本港教育界服务近30年,曾任香港耀中国际学校小学部华籍校长,在任内带领教学管理团队推动开放式学习社区,落实探究式的教学设计及项目式学习。同时带领中文教学团队开发中文母语及对外汉语校本课程,推动对外汉语教学团队作教学研究;并在国际汉语学术会议作专业学术研究分享。

主办方

协办方

平台方